總網頁瀏覽量

2015年7月25日 星期六

調景嶺圖書館,不收一本舊書!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調景嶺公共圖書館,20154月開檔,印象是一個字:新!
必新無慮!

必須進去看看。
所以就進去了。
雖然像廢話,但也是意志堅定的廢話。

感覺,奇妙!
頗新、頗靚,是意料中事。
另有一種錯覺才是精彩體驗,令我既開心又痛苦。

所有書都是新的,但大多數都是舊書。

我的視覺以為,所有書都是新的,正呀!
但理性卻踢爆,大多數吸引我的書,其實都已經看過。
所有董橋的書都是新簇簇的,但已經全部看過,在其他圖書館的大多已殘舊不堪。

「雙眼發光,然後發現已看過而極速失望」,這種近乎精神分裂的狀態重複又重複地出現,好累人。

不過,仍有驚喜。
依然獵到幾本誘惑之書。
這幾本書,足以引我,不日再臨。

《上課記》(王小妮)
《體膚小事》(黃信恩)
100「六四」人物20年》(歸化章、浦前)
《譯心雕蟲》(歐陽昱)
《要成為攝影師 你得從走路走得很慢開始》(張雍)

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

天生矛盾的哲理動畫《玩轉腦朋友》。嚇至有人中途離場的《兒兇第三回》

 


Facebook貼了段話,一間戲院盡上五部我皆有興趣想看的電影,只有一日假期,該如何抉擇。(我已決定連看兩部)

《玩轉腦朋友》故事橋段吸引。

《捉妖記》在內地票房極凌厲,勢成最高票房華語片,有留意電影文化的的人也該了解一下。

《兒兇第三回》,第一二回拍得不錯,有點期待。

《蟻俠》,看到戲名已想笑。
《迷你兵團》,則是近期掀動潮流的大片,《壹仔》壹盤生意講一對八十後情侶,靠賣迷你兵團公仔而賺咗第一桶金。想不到,潮流可以勁成咁!

問了問戲精朋友們的意見。
結果《玩轉腦朋友》的口碑最佳,列作首選。

電影是過癮的,能引起很多奇妙的想像。
但本質上有先天矛盾。

預計,《玩轉腦朋友》的票房將不敵《迷你兵團》。因為《玩轉腦朋友》的劇本其實源自深奧的哲理。為了迎合合家歡而設計成好笑卡通畫面,不惜落入矛盾處境。
將單一情緒設計成人形(還穿衣服呢),這本身就有矛盾。

阿樂思考時也有愁,阿愁又曾經笑咗,單一情緒「體內」怎可以有另一種情緒?
如果認真看待,就會有很多疑問,五種情緒為何會和平共處齊心合力?為何小女孩腦內有許紹雄這麼老的情緒(我看的是粵語配音版)?

題目太大,難以拍得完美。

嚇至有人中途離場的《兒兇第三回》

第二選擇,還是揀最新上映的《兒兇第三回》吧,快人一步,倍感自豪!

看這部電影,戲院內出現詭異事件。
放映十五分鐘後,有個男人捧著汽水爆谷摸黑進場,來到最後一排,尋找位置。
但是最後一行,(龍婆語調)已------滿----喇!
他走回梯級處,用手機光線照射戲飛,詭異的是,等了五分鐘後,他才猶豫著走出場去。

回說戲院內,有不少九十後男女進場,大吃薯片。
看鬼片,吃薯片,情況猶如企圖用重金屬音樂替《叮噹》配樂一樣。錯晒!(都冇心睇戲嘅)

論戲,《兒兇》第一集氣氛營造得甚好,第二集結局巧妙,第三集,不行了。
只靠刻意製造驚嚇音效和突然亮出爛面鬼樣這種最低手的嚇人招數,招人鄙視呀!
的確,不少九十後男生被嚇得在女生面前失去儀態,女生則狂吃薯片定驚,甚至有人中途離開,一去不回。但此低莊電影手法並不令人有半分欣賞。

只有一句對白留下較佳印象:

警告:不要輕率呼喚親人的亡靈,因為當你呼喚一個亡靈時,所有的亡靈都會聽見。

2015年7月16日 星期四

因為太喜歡,幾乎想買下自己寫的書。2015香港書展撥人尋書記(上)
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
在書展看到自己的心血作品《中文獵句賞》,因為太喜歡,幾乎想掏錢買下來。
當然是說笑。
但那份喜悅的感覺,當然不是在說笑。

更開心的是,有朋友路經捧場(我不知道她們是刻意還是巧合)。
MagKaren
你們令此次新書發布會生輝,猶如沉悶的股市氣氛中驚見恒生指數突然彈回28000點。
多謝了!

新書發布會,很緊張地講了15分鐘賣花讚花香的說話,難得眼前的一圈人都很留心聽。
算是過了一回新書發布癮。

《中文獵句賞》擺放攤位:超媒體出版社(1B-D26


除了一般的書籍,還走到兒童場去了,一把年紀踩進去,卻竟然有開心的感覺。

發現一支「擦得甩的原子筆」,二話不說,買給侄女。

譚玉瑛的魅力依然不減。

遇見一個認識的娛樂女記者,在何韻詩的主場幫忙。互點了一下頭,話題,留給日後相遇再提起吧。

食場,好大。

日本遊學村,日本風味。

棋社,大人對細路,或細路對細路,場面有種動人的美。

新疆主題展覽,也不俗。有新疆美女跳舞助興,精緻展品同樣吸睛。

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

中葵涌公園9攝。包括一張疑似靈異照片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
我懷疑,這是一張靈異照片。

攝於中葵涌公園,日光日白。
當時除了我沒有其他人。
這團矇矇的光,柔和地飛動。鏡頭外我看不見牠,但鏡頭內卻可以看見。

我知道必須趕快動手,否則會錯過。
果然,只拍了一張,牠就跑出了鏡頭之外,不見了。
我感覺牠是有靈性的那種柔和飛動,所以跟一般的光團是不同的。

眼花?也不是。
相機真真地拍下了,鏡頭外我反而是看不見牠的。
牠類似一隻動物或植物小精靈,沒惡意,只是貪玩,並被我開發中的天眼透過相機看到了。

我並不相信鬼魂之說,所以以上文字只是借題發揮而已。
在炎炎夏日,說一則冰涼見聞。

中葵涌公園的鳥兒很多,也叫得特別開心(子非鳥,安知鳥之樂?小弟知之花香中),故此感覺這裡靈性極強。

一路拍照,拍到幾張頗為喜歡的照片。

2/
花海中一株松
3/
帶有詭異味道的大樹與去路
4/
奇枝異發
5/
百綠四紅
6/
公園內花王的花圃,自得其樂,悠然耕種。
7/
小松鼠,那眼睛,是在看我嗎?
8/
園外職業訓練局的紅牆異色
9/
公園辦事處,建築不同一般。

朋友如逼債般逼問我迫、逼之區別,迫不得已,逼迫自己寫迫、逼


 

迫和逼的用法,的確很易混淆。
以下所論,也只是一家之言,準確率達八、九成,剩下的一、兩成是有爭議性的或兩字互通的。

我建議用最簡單的方法區分:

一、迫字後不帶賓語。賓語即是受詞,一個動作後的接受者。所以凡是「?人」、「?婚」、「?債」之類,都不關「迫」事,應該用「逼」。

二、粵語用語多數用「逼」。例如逼爆、好逼、逼死人。

三、迫,有緊急的意思,故有關時間的,用「迫」。例如迫切、迫不及待。

 

四、逼,與距離有關的,多用「逼」,例如逼視。

(以下是我的常用模式,逐個討論的話,實在沒那麼多時間。有疑惑的可個別提出來研究。)

迫:
迫使、迫害、強迫、迫令、迫切、壓迫、緊迫、被迫、迫不及待、迫不得已、迫於無奈、迫在眉睫、飢寒交迫、為勢所迫

逼:
逼宮、逼債、逼視、逼問、逼和、逼狹、進逼、追逼、擠逼、逼爆、逼婚、直逼、逼遷、咄咄逼人、富貴逼人、逼上梁山、官逼民反

極微分別:

威迫(迫使人就範)

威逼(逼著人怎樣做)


兩用:

迫近(定好的日子迫近)

逼近(他逼近她)


合體:逼迫

 

爭議:擠逼、擠迫

 

擠逼是粵語,國語會說擁擠。
逼狹用逼,所以我認為擠逼的寫法較好。